朱瞻基眉头拧成了个疙瘩,心里别提多矛盾了,他可不想就这么灰溜溜回去,让那些文官们背地里笑话。
于谦想了想,提出了个深远的计策:
“眼下最重要的是怀柔政策,跟北边的部落搞好关系,互相帮助,共享资源,这样才能长久太平。”
他的话里带着几分沉稳,这是他陪太宗多次北征后深思熟虑的结果。
打架嘛,多半因为日子过不下去,北方的部落缺东西才往南边跑,那还不如用贸易来缓解这种没完没了的冲突。
“开设互市,用和平的方式交换物资,咱们大明可以得到马匹羊皮,北疆部落则能得到丝绸茶叶,两边都受益,何必非得动刀动枪呢?”
于谦说得诚恳,朱瞻基一听,心里亮堂了许多,俩人想法不谋而合,知道这是条长久的路子。
如此各取所需,战争也自然就不存在了。
而且这样,他这百万大军不仅彰显了武力的强大,还成了推动新政策的坚强基石。
“你即刻写一封信,告知鞑靼,兀良哈,还有阿鲁台,就说打这一仗是为了开市,只要他们不干扰开市互通,不烧杀抢掠,朕立马退兵。”
闻言,于谦眼神变得十分犀利,他盯着朱瞻基说:
“陛下,信里没提瓦刺部,是不是意味着不放过他们?”
朱瞻基眼皮轻轻跳了一下,沉声说:
“马哈木不是一般人,喜峰口那边传来消息,虽然他们的攻城技术不算顶尖,但也算有点儿成效了。”
“而且,锦衣卫查到,马哈木花大钱雇用制造火器的工匠,又大量买进生铁,目的很明显,就是想造厉害武器,威胁我们大明的边疆。”
“只要他还活着一天,大明就一天不得安宁!”
于谦深表赞同,点了点头。
马哈木那野心勃勃的样子,可不是池塘里的小鱼小虾,必须得尽早除掉。
这时候,一个侍卫进来报告,恭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