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这么回事,好像是负债太高撑不住了,想找人接盘,怎么突然问这个?”迈克尔布隆伯格一向很宠自己的小女儿,说话要多温柔有多温柔,贴在乔治娜手机边上的杨橙,听得牙龈发酸。
“不是我,是jason,他有意收购一家俱乐部,利物浦是个不错的目标。”乔治娜偏头瞪了杨橙一眼,示意他的大手从自己腰间挪开,打电话呢,一旦发出点怪声多尴尬。
“这小子,天天折腾个没够。”迈克尔布隆伯格哪知道杨橙在偷听。
乔治娜轻笑着瞅了杨橙又道,“daddy,帮我联系下芬威体育好吗?对了,对方为利物浦标价多少?”
“行,芬威对外宣称没有10亿不卖,可约翰亨利,就是他们的老板上次来跟我谈的时候,出价不过6亿英镑,这个价格很有诚意,毕竟利物浦也是传统豪门之一,哪怕算上负债也值这个价。”
“OK,谢谢daddy,我先挂了。”
说完收起手机,扭头看向拧着眉头的杨橙,抚了抚秀发笑道,“怎么了?愁眉不展的。”
“6亿英镑加上负债,买一支没落的豪门,还是在利物浦这样的小城市,值吗?”杨橙也看过球,但你要他说出哪家俱乐部的光辉历史,他还真说不出来,但作为商界人士,对于利物浦这座城市是有所了解的,也正因为这份了解,让他心中很犹豫,要是在伦敦就好了。
乔治娜侧过身,拈花一笑,托着腮为杨橙耐心的分析道,“这几年利物浦因为制造业的倒退,在经济发展上的确远不如曼彻斯特。”
杨橙认同的点点头插言道,“嗯,而且曼彻斯特至少有200多万人口,利物浦不过5、60万,这差距不是单靠所谓的第二大贸易港就能弥补的。”
其实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这两座城市,就不得不提一提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双城恩怨,纵观时代长河,它们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一道运河、一条公路和一支球队身上。
如今若是来到利物浦的阿尔伯特码头,会发现守护城市的默西河波澜不惊,丝毫不见18世纪海上贸易船来船往的盛景,即使在码头顶(PierHead)这样的地标性码头上,也难寻港口码头所特有的商业贸易气息,利物浦的衰败,确切地说是这座城市由天堂回归凡间的过程,拜一次革命和一条运河所赐。
利物浦在18世纪达到了城市发展的顶峰:这里曾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依靠并不光彩的奴隶贸易,一举成为欧洲仅次于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大港口,这里诞生了不列颠的第一个船坞,19世纪初,40%的世界贸易均通过利物浦船坞完成。
不过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恪守传统贸易的利物浦因此掉队,而距利物浦仅40余公里的曼彻斯特却逆势而起,依靠以‘珍妮机’为代表的纺织业成为了英国新工业中心。
由于利物浦是原料出口大户,曼彻斯特的许多工业必须依靠默西河的传输,这让曼市人一方面慨叹运输成本的高昂,一方面暗自开发专门供自己享用的运河。
19世纪末,曼彻斯特运河开通,绵延58公里,从东哈莱姆通往曼彻斯特,完美地让所行船只绕开了利物浦码头。
利物浦人自感尊严受到侵犯,用嘲笑的口吻攻击曼彻斯特人,说他们是只懂制造业的‘蓝领老土’;曼彻斯特人用‘Scousers’这样的称呼来定义利物浦人,暗讽利物浦人以‘scouse(煎牛肉)’为食,整座城市的气质粗鄙不堪。
双方有了恩怨,就必须要有发泄的场所,自然而然的双城恩怨在绿茵场上得到延续,每年的双红会,都承载了太多故事太多恩怨,也为世界的球迷留下了无数经典场景。
说了这么多只为了证明一件事,利物浦并不是杨橙心中的上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