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已不大记得当初与朝歌相处的细节。那时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工作室后厅做陶艺,朝歌闲暇来了,便自己在前厅看书。有客人来了,她能做主的,也不会进后厅打扰他。
印象较深的是跟朝歌一起看陶艺展,亦或者逛陈园街的创意集市。朝歌喜欢集市上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喜欢听年轻的创作者们热情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喜欢集市里那种欣欣向荣的氛围。
有一次他们在陈园街,看见一个陶瓷做的壁钟。壁钟用颜色釉描绘桃花源印象,色彩浑然天成,深红、浅红的细碎小点,连成大小不一的面,将落英缤纷的意境表现得极好。烟波浩渺之上,是荡舟而来的访客,采用大面积的留白表现。
“这意境真好!”朝歌由衷赞叹。
沉吟也觉得这面壁钟的材料用得极好,“原来时间在陶瓷上,是这样清晰可见的。”
朝歌见他只夸壁钟的外在材料,有些打趣地问他:“材料之外呢?”
沉吟皱着眉头,做深思状,“寻找?向往?”说完转头问朝歌:“材料之外是什么?”
“理想与信念!”朝歌拿起壁钟,指着壁钟上的人物道,“人人都是这个荡舟的访客,怀着某种精神,去到什么地方”
沉吟道:“你喜欢的话,我们就把它买下来!”
朝歌却轻轻地放下壁钟,摇了摇头。
沉吟疑惑:“这么喜欢,怎么又不要了?”
朝歌一边走一边道:“心中有理想,处处是桃花源,不一定非要买回家,挂在墙壁上,何况我们也没有合适的墙壁挂它。”
他牵过朝歌的手,“有一天,我去到那烟波浩渺之上,一定大声呼唤你的名字。”
他当时说这句,极是应景,没想过能不能做到。如今他坐在回博艺街的出租车上,眼看现今的采蓝从他身旁疾驰而过,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话,羞愧得直打冷颤。
十年前的采蓝,路面远没有现在平整,街道上坑坑洼洼的,天气好的时候,会扬起阵阵灰尘,下雨时会溅起泥浆。在这座传统的手工业城市,即便工业化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却依然倔强地保留着最为原始的编织、制瓷业。
在陈园街的创意集市形成以前,青年手工艺者常常在夜市上售卖自己的作品。夜市街灯灰黄,陶艺作品的色泽不能很好地呈现,却能呈现另一种静谧的美感。人们聚集在工艺摊位上欣赏、交流以及完成买卖。
一些小有名气的陶艺家,工作室多集中在林家村,也是后来的林间道上。作坊多为中国风装修,喜用玄关、小窗做通景。室内栽种花草,再不济也有插花三两瓶。通常墙壁上有两排木质结构的架子,一排用于展览作品,另一排用于陈列书籍。工作室免不了有一个茶台,客人来了,先喝茶再谈瓷器买卖。
那时的采蓝,对李沉吟来说是理想的桃花源。他原本考上了更好的学校,却宁愿在这个小城里上大学。他的父亲李何枝也不似别家传承人,从小教育儿子要以陶瓷事业为重,今生今世一定要从事这个行业。虽然他父亲自己严守祖上传统,以传承世家经典为要职,兢兢业业,但是对于他却是放任成长的。
于是他的少年时光过得十分轻松,山野间玩耍,河边追逐,工作室玩泥,美术馆看展……所有活动当中,他最爱逛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