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沉吟通过比赛来摆脱李家的光环,为自己正名。十年后,他走在采蓝的街道上,已然成了没有名姓的疯子。
这场变故,要从采蓝第十三届青少年陶艺大赛开始谈起。自那次比赛后,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像是一处泥潭,像是吸了太多水的泥浆。
比赛前半个月,沉吟的作品虽已完成了,但他修补了几个回合,仍然感到不满意。
“挺没意思的,年年都参加比赛!最没意思的是,无论什么比赛,你总是毫无悬念的第一名。什么时候轮到我们这些资质平平的选手也能有一两次突破?”四舍揶揄李沉吟,还用力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李沉吟的画笔在瓷塑上跑偏了几毫米,慌着神调侃道:“我每年都在给你们机会啊!可惜你们终不遂我愿。”他定了定神,用细薄的竹片,刮掉跑偏的彩料。
四舍挽着最后一丝波澜,酸溜溜道:“你可别得意,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瓷心也。”他改用清人况周颐的名句以表心境。
只是没有想到,四舍的话会一语成谶。
那一届的采蓝青少年陶艺大赛,获一等奖的,是一个叫乐湛的十七岁少年。他的作品《少年游》,捏塑了一个盘腿而坐的光头少年,两手自然地垂在膝盖,他闭目沉思,身体却长出了一对羽翼,羽翼长度远胜于这个少年的躯体。对自由的渴望,通过这对羽翼体现,令观者不知不觉进入用泥土表现出来的语境中。所施的釉色,如雨后山川,如水上黄昏嵌,咋看,以为是窑变釉,细看却色彩沉静,令人回味无穷。
沉吟心中略有失落,但输得心服口服。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所做的作品,竟有李商隐词的婉约,又有庄子散文的夸张想象。无论是造型上所体现的技巧,还是作品本身的意蕴皆令他甘拜下风。
沉吟见乐湛在领奖台,脸上无悲也无喜,且整个人处在一种游离状态。主持人让他发表获奖感言,他亦没有开口。最后唯有谢幕表演的瓷笛演奏队提前上台,才缓解了场面的尴尬。
往年沉吟获得比赛第一名,媒体纷纷采访他,他口齿伶俐,表达清晰,对于自己的作品有许多可谈之处。如今他没有获得冠军,媒体依然对他穷追不舍——
“今年只获得了二等奖,心情怎么样?”
“你对今年评选的结果满意吗?”
“你觉得《少年游》与你的作品,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你明年还会继续参赛吗?”他看见朝歌拿着话筒,却远远地站在人群外朝他笑。
他突然来了兴致,朝她道:“请问戴记者有什么问题吗?”围着他的记者,都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朝歌。
“这一次比赛,是一个新的开始,还是某种结束?”朝歌没有用话筒,但是沉吟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却听到了她的提问。在那样一种人群簇拥的情况下,他没有细想,脱口而出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记得那时候也是深秋啊,更深露重,好不容易应付完记者们的采访,朋友们又围上来调侃他,四舍和五入拍手称快,“终于输掉冠军了!”众人起着哄,将他拉到事先准备好的庆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