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苗炎的考虑很全面。
而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苗炎分得清楚轻重。
他知道漕运衙门的两大责任——保持漕运畅通和缴纳税赋是最重要的,其余的什么都能推后。
一旦不解决这样的问题,他是不敢大刀阔斧的改革的。
事实情况就如此,哪怕是苗炎,也不能肆意妄为。
但是柳铭淇认为,苗炎最聪明的,就是找上了自己。
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有超越这个年代的目光,更没有各个朝代的经验教训——不说别的,大康对于前朝的漕运就了解得不多,原因在于战乱等各种因素,许多文献和方法都没有保留下来。
其实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是如此的。
所以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是一次新的开始。
文明倘若不能累积,那便不会进步。
幸好我们的文字和道德理念得以传承,不然中华将无以为中华,会变得跟希腊、罗马、印度一样,不知不觉的就变成了泯然众人的国家。
思绪一晃而过。
“节流之外,咱们还需要开源嘛!”柳铭淇说道,“我记得漕运衙门有自己的船厂,对不对?”
“有!”
苗炎颌首道,“不过漕运衙门的船厂没什么用处,除了修缮还能行之外,每次购买新的船只都必须要找江南的那些大船厂购买,花费可不小。”
有些事情两人都心知肚明。
去找外面的人买船,自然油水少不了。
特别是漕运衙门这样的强权机构买船,那可不是一艘两艘,而是每次都十艘八艘的买,这得花多少银子?
后来修了两三年,就以“老朽不堪用”为由,直接报废,又去买新船,谁能说什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