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朝廷没钱就是没钱,也许下面的官员与豪绅一个个腰包鼓鼓的,可国库里就是没钱。
蔡京也只是人,怎么能变出钱来。
可他还真想出了办法,那就是动用封桩库里的钱。所谓的封桩库可以看成是皇家的内库。当成是皇帝的私房钱就行了。
当然,说私房钱有些不恰当,因为赵佶是没办法私自动用这笔钱的。因为这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设置的,其目的也十分单一。
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指挥麾下大军南征北讨,终极目的是希望在统一了南方后,再集举国之力拿回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
为此,赵匡胤单独设立了一个“封桩库”,把从各国收缴上来的财富存入其中,用作未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赎金或军资,史载:
“初,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石晋割幽蓟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这意思是赵匡胤设置封桩库,最初的目的是向契丹赎回燕云十六州。如果契丹不同意,那就用这笔钱招募勇士士兵,用武力夺回来。
“封桩库”中的钱财随着北宋逐一消灭南方的各个割据势力而逐渐增多,且到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还将部分国库和“封桩库”合二为一,统改称为“内藏库”。
赵匡胤设置封桩库的目的就是为了燕云十六州,因为这地方实在是太重要了。
燕云十六州,乃是中原北部的一道重要防线,主要位于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地区。正所谓“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一旦丢失,整个华北平原再也无险可守,北方游牧民族便可长驱直下威胁中原腹地。
燕云十六州是宋朝永远的痛。为了收回这片土地,历代宋朝皇帝费尽心力,结果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早在赵匡胤登基之初就已经在为收回这片土地做准备,因为燕云十六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关系到宋朝能否强盛的大问题。为此赵匡胤提出了各种政治和军事上的方案,为收回燕云十六州做准备。
在这些准备工作中,封桩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赵匡胤压箱底的大招。可由于他仓促离世,使这个计划没有来得及执行。封桩库中为收回燕云十六州而准备的巨额财富也没有用到,最终也不了了之。
按照赵匡胤的计划,需要赎回或武力收回燕云十六州的资金的海量的,所以封桩库中也被存入了天文数字一般的财富。
可惜的是,赵匡胤五十岁便英年早逝了,这个计划没有来得及执行。于是问题来了,赵匡胤去世后,封桩库中的钱是如何处置的?这笔巨额财富最后下落如何?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这笔本来用于收回燕云十六州的专用资金,被赵匡胤的继任者们,用各种名义划归皇室私用了。
开启这一先例的便是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而从赵光义之后的宋真宗和宋仁宗也相继从中挪用了巨额钱财。
根据后世的学者们推算,这里面的巨额财富达到了数千万贯,数倍于当时国库的资金总量。然而赵光义并没有把这笔钱用于赵匡胤设计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上,而是把封桩库的资金划入了皇室私有内库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