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孔英海大儒的壮行诗《常武》,已经修炼到强大的三境,在这场迁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运看向孔英海,干瘦的黑面小老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位小老头从学会进士壮行诗《常武》开始,每天临睡前,都会不断书写壮行诗《常武》,直到才气只剩十分之一。
有人是不言大儒,有人是舌剑大儒,而孔英海则是专修壮行诗的大儒,他们放弃了个人的追求,舍弃其他保命的战诗词或能杀敌立功的战诗词,专精壮行诗。
一旦壮行诗达到四境,配以大儒的天地正气,则会有极为强大的变化。
获得四境《常武》加持后,新兵和与妖兵抗衡,而老兵可以单独杀掉普通妖将。
专修壮行诗的大儒和两界山的灰袍们一样,在军中最受士兵尊敬。
在许多士兵眼中,他们比半圣更好。
时间一天天过去,方运一直与人族大部队前行,除了履行职责,大多数时间都坐在平步青云上,读书修习,写经义,修史书,撰策论,苦读不辍,没有因为在行军途中而有所懈怠。
十寒古地的人族对方运的了解远不如圣元大陆人,大都流于表面,一开始他们看到方运如此刻苦没觉得什么,但在三天后,五天后,十天后,方运每一天都如此,他们慢慢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抽时间学习,走路不能停,就低声背诵众圣经典或诗词:行军不能随便使用攻击性战诗词,他们就不断练习唤兵类或防护类战诗词。
全军都慢慢地开始学习起来。
十寒古地的大儒与大学士亲眼看着队伍的变化,都为之感慨,偶尔闲谈说起此事,必然不吝称赞,这才是真正的人族领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几乎达到儒家读书人在教化方面的最高境界,仅次于孔圣的有教无类。
在行军途中无人例外,每个读书人都有一定的职责,即便大儒也会轮流守夜,大学士负责军备、安民、舆情等等各项事务。
这种时候,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营啸都只是轻的。
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条死亡之路,最终能回返的人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当人陷入绝望,往往会挣脱道德或礼法的枷锁,最原始的兽性成为住在,情感占据上风,理智起不到任何作用。
更何况,即便没有绝望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能一直保持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