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这个想法和矛和盾的故事没什么不同,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同样的,没有炸不毁的城墙,也没有什么都能炸毁的**,黄俊明想了一下,还是决定用矛和盾的故事来开导李世民。
“陛下,您的这个想法,贫道不敢苟同!”黄俊明大声说道。“世间万物有阴必有阳,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世间的东西有很多,哪有什么炸不毁的城墙和什么都能摧毁的**啊,等贫道制出比现在坚固的城墙之后,陛下是否还会对**的威力不足而担心呢?”
被黄俊明这么一说,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想想也是。只是还是有些不甘心罢了。万一,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敌人得到了**,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敢想象:“这。。。仙师,请容朕好好想想!”
黄俊明也察觉到了李世民的担忧,只得说道:“想必陛下看过韩非子吧?韩非子上记载了一个非常小的小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楚国人又卖长矛又卖盾牌的事。”
“朕知道!”李世民也知道黄俊明要说什么,接话答道:“楚人有鬻(yu)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陛下既然知道这个故事,那为什么还要纠结于此事呢?”黄俊明开始慢慢开导道:“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同样的道理也能应用到城墙之上,让城墙更坚固。贫道能够做到。可是做到之后又怎么样?借助城墙真能屹立不倒么?从古至今多少城墙毁于战火?可曾抵御了敌人的入侵?没有!只有国家万众一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众志成城齐心合力,纵使没有城墙,也会得到胜利!”
作为一个拥有现代思想的道士。黄俊明对于城墙这种东西谈不上喜爱,也谈不上厌恶,只是觉得城墙的有无完全无所谓罢了。长城几乎每个朝代都修,可是真正做到了抵御外敌的作用了么?诚然不能否认长城的伟大和对中原的保护性作用,可是为什么中国人,为什么自古以来的中国人都是在为自身的防御而绞尽脑汁,难道华夏子民自喜欢被动防御?
也许是黄俊明的想法过于偏激,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每一代帝王总要巩固城墙。架高城墙,难道只有精密的城防才能提现出炎黄子孙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
其实黄俊明觉得,城墙这种东西,大唐现在的这个样子已经足够,够高,够厚,足够的坚固,已经没有必要在加固了。敌人有什么?无非石头,弓箭,钢刀而已,犯不上再去为了**的产生而再去加固,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大唐的几个主要的大城城墙已经高过了三百丈,也就是三百米的高度,已经足够用了。
城墙固然是战争防御的重要依托,可是城墙是固态的。战争是动态的,与其被动的防御,不如去研究更好的战争利器,将敌人打出去!好比说城墙是坦克,可是士兵就是炮弹,只有空洞的坦克皮,虽然抗揍但是只有有了上好的炮弹才会运作起来!
“仙师!你要说的意思朕明白!只是士兵不可能一直保护所有的人,很多地方没有城墙,就像是这次突厥袭来,多少人流离失所?有了坚固的城墙。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只有保住了人,才能更好的去战斗!”李世民苦笑着对着黄俊明说道。
黄俊明也不是那种认死理的人,听到李世民现在的话,再想想那些流离失所,有家不能回的流民,虽然还是有些芥蒂,但也放缓了性子。仔细的斟酌着,是啊,只要保住了人,那么战争就有了胜利的资本,这是在大唐,而不是在现代,现代没有城墙仗一样打,可在这大唐没有城墙,那就等于是有了后顾之忧。想明白之后的黄俊明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城墙贫道可以加固,不过还请陛下重视武器的研发,只有不断地更新武器,才能在日后的战争中少伤亡,得到更好的战果!”
“那是自然,不过,仙师真有办法巩固城墙?”听到黄俊明的这话,李世民眼光一亮,不可置信的问道。
黄俊明现在完全将思想中的那种筑墙无用论抛诸脑后,心里想着,巩固城墙很容易,有了水泥什么都好说!并给李世民一个自信的神色。“贫道何时说过大话?城墙,贫道完全能够加固,甚至可以做的更好!”
“如此,朕替天下百姓谢过仙师了!”李世民得到黄俊明的肯定,对着黄俊明深深的施了一礼。
“陛下,贫道可当不起您的这一礼啊!”黄俊明躲过李世民的这一礼,随后说道:“还请陛下给贫道一些时间,贫道一定能将可以巩固城墙的东西带到陛下面前,而且贫道可以断言,贫道要做的东西可不止能够巩固城防,还有更多的于民有利的用处!”
“那好!朕!拭目以待!”李世民现在可是对黄俊明相当的有信心。
~~-更新首发~~“贫道可是希望有一天我大唐在也用不到城墙啊!唐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大唐,唐人眼中的世界有多大,天下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