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哈切夫斯基又一次成为了战场上的焦点,不过和内战战场上大杀特杀赶得白军和死狗一样大英雄不同,这一回他仿佛变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次又一次地让托洛茨基,让政治局失望。如果不是波兰这个烂摊子谁都不愿意接手,政治局肯定将其撤换掉了。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军委以及中央委员会的部分领导认为,波兰的全盘崩坏已经不可避免了,为今之计只有尽快从波兰抽身撤退,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线重新构筑防线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甚至有部分比较奇葩的人士认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根本就守不住,为了防止局面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和谈。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众所熟知的加米涅夫。石头同志不愧是布尔什维克历史上的第一奇葩,每一次在历史的拐点上,他总能做出最错误的选择,而且还乐此不疲,让我们为他这种奋不顾身的作死精神鼓掌吧!
好在加米涅夫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就属于党内的一小撮异端分子,代表不了最主流的意见。不管是列宁、托洛茨基还是小斯、钢铁或者布哈林都不会允许这种投降主义的论调死灰复燃,。
当然,在此期间季诺维也夫表现得十分有趣,这位虽然在最后的表决中站在了主流意见这一边,但是他的发言、他的表情都暴露出了他和加米涅夫根本就是同一类人,而历史上他们也最终一起走进了地狱。
经过一番紧急讨论。中央委员会达成了统一的意见。那就是继续战斗。不能同邪恶的帝国主义妥协,一定要将世界大革命进行到底!
按照中央委员会的意见,军委很快进行了新的布置,要求图哈切夫斯基尽量地在华沙争取时间,多坚持一个小时也是好的。而白俄罗斯方面军应该全速向布列斯特方向撤退,抓紧时间构筑阵地,至于乌克兰方面军则应该用急行军的方式赶到布列斯特,两军会合之后。依托布列斯特的堡垒挡住帝国主义侵略军的步伐。
当然,这份决议中最有意思的是将波罗的海方面军遗忘了,提都没有提这个方面军的任务,仿佛这个方面军没有参加战斗一般。
是军委失误了吗?
肯定不可能,如果军委的头头脑脑敢出这么无厘头的失误,那以列宁为首的政治局就能让他们统统去劳动改造营挖煤干苦力。胆敢调戏政治局,你丫的活腻了是吧!
军委肯定没这个胆子,而他们之所以将波罗的海方面军“遗忘”了,原因非常简单,这是政治局授意的。其实简单分析一下就知道政治局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因为图哈切夫斯基在华沙一线被打得泪奔了。导致了全盘崩坏。这时候以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继续在波兰同协约队周旋了,必然要收缩。而白俄罗斯方面军收缩之后,东普鲁士就被晾出去了。
这么说吧,偌大一个东普鲁士变成了战场上的突出部,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协约队的围攻。而很可惜的是,不管是政治局和军委都无法给东普鲁士太大的帮助。而且从保卫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角度出发,让东普鲁士多牵制一些敌人,多争取一些时间,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可以说,东普鲁士已经被政治局和军委放弃了,然而他们又不能明着说出来。不然你想想对于政治局和军委的这个决定李晓峰会怎么看?东普鲁士的犹太人又会怎么看?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当弃子吗?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干脆提都不提,先心照不宣的做了再说,反正政治局和军委的出发点都是保全大局,为了大局可以牺牲掉东普鲁士和波罗的海方面军!
无疑这样的决定是很残酷,很没有人情味的,但这就是政治,卑鄙无耻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的政治。如果按照政治局和军委的剧本走,李晓峰绝对不免以悲剧收场。但好在在波兰这场大戏中,某仙人从来就没打算按照政治局的剧本演。
从一开始,李晓峰就做好了收拾残局的准备,一开始就没对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做太大的指望。所以之前的这一个月中,东普鲁士和波罗的海方面军始终是在积极备战,一直在积蓄力量。而现在,当图哈切夫斯基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李晓峰知道轮到他动真格的了。
“我军将集中九个师的兵力直扑华沙以西地区,一举切断协约队的补给线,并寻机歼灭两到三个师的敌人,彻底地打乱敌人围攻华沙威胁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企图。”
当李晓峰用少量兵力在什切青展开反击的时候,在但泽,由乌博列维奇指挥的波罗的海方面军和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也召开了进攻前的最后一次师以上级别军官的军事会议。